首页 > 理论研究 正文

理论研究

以全周期管理理念增强“一把手”监督质效

稿件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11-26 08:18:54

  “一把手”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重要。吉林省四平市纪委监委聚焦“一把手”监督关键环节,以全周期管理理念,从责任压实、靶向监督、机制融合、案件查办等方面全链条发力,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全力督促“一把手”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

  完善机制压实责任。充分认识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重要性紧迫性,将“关键少数”作为监督重点,制定政治监督清单,破解“一把手”监督“监督谁、谁监督、怎么督”的问题。制定《四平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工作办法》《四平市纪检监察机关对下级“一把手”监督清单》《四平市上级“一把手”对下级“一把手”监督清单》,通过明确监督内容、规范监督方式、压实监督责任,让“一把手”的权力运行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协助市委建立“一会一谈”工作机制,市委主要领导经常性与下级“一把手”开展谈心谈话,通过管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警示教育集中谈话、集中整治专题谈话6次。建立“一书一函+两单”工作机制,即同级监督建议书、工作提示函和工作督办单、重要事项提示单,围绕政策执行、责任落实等方面情况及时向市县两级党委和县级纪委监委提示、推动、督办有关事项。目前,已向市委市政府发送同级监督建议书和提示函40份,向市直职能部门、县(市、区)党委发送督办单、提示单33份。

  精准发力紧盯关键。“一把手”权力集中、岗位关键,监督不能“大水漫灌”,必须精准发力,靶向监督。聚焦政治责任,重点监督“一把手”是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人用人是否突出政治标准,防范权力异化、责任悬空风险。聚焦重大决策,重点监督“一把手”是否坚持集体决策制度、落实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范“一言堂”“家长制”风险。聚焦重要事项,重点监督“一把手”是否坚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围绕“国之大者”抓好落实,坚决防止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等。聚焦为民宗旨,重点监督“一把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整合资源提升实效。持续整合各类监督资源,深化机制融合,实现“监督无死角、覆盖全周期”。做细日常监督,综合运用个别谈话、参加会议、听取汇报等方式,开展跟进监督、全程监督、“嵌入式”监督。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调研谈话监督400余人次。做精专题监督,坚持“一专题一方案”,综合运用提醒谈话、会商交流、调研指导等方式,强化调度指导,推动取得实效。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常态化开展谈话提醒、会商交流400余次。做实巡察监督,统筹运用常规巡、提级巡、“回头看”等方式,紧扣“一把手”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等,全面检视政治问题,查找政治偏差。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涉及“一把手”信访举报问题及时进行专题分析,对一般性问题开展谈心谈话,对问题线索依规依纪依法进行处置。

  从严查处标本兼治。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通过严肃查办“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保持查办案件高压态势,对发现的“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以“零容忍”态度优先处置、快查快办,并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政商勾连等破坏政治生态和经济发展环境的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权力异化、政绩观扭曲等作风问题。同时,紧盯“一把手”案件暴露的权力运行不规范、决策程序不严密、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在系统施治、靶向纠治上下功夫,着力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等问题,切实让问题整改成果体现在纠正“一把手”履职偏差、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标本兼治上。(谢飞 付俊杰)

>>><<<